陈荣青年照
1924年,在共产国际(还有美国)的帮助和撮合下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以“党内合作”的形式实现了第一次合作,中国革命得到全面迅速发展,开创了的历史新局面。在这中国革命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形下,1926年4月,我们党在廉江西街尾廻龙寺(今市人民医院院内)召开会议,成立中国共产党廉江县党支部,周永杰、吴绍珍、关泽恩、罗慕平、潘江、梁安成、梁文兴、江刺横、李鸿飞、简毅、刘锡寿、刘邦武等 12 名共产党员参加了支部成立会议,会议决定周永杰任支部书记兼组织委员、潘江任宣传委员、梁安成任农运委员、简毅任工运委员、罗慕平任青运委员,中共廉江县支部、县农协会及第一区农协会机关办公地在廉城回龙寺,从此,廉江的革命斗争有了共产党的领导,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1927年,国民党右派却突然叛变革命,蒋介石制造“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汪精卫制造“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疯狂屠杀共产党员、革命群众和国民党左派,国共合作宣告破裂,全国上下笼罩在一片血雨腥风的白色恐怖之中,共产党人被迫转入地下活动。
陈信材(陈荣之父)
进步女青年陈荣,原名陈惠荣,廉江县良垌公社白甲港村人。父亲陈信材早年参加国民革命军,曾任国民革命军连长、代理营长等职务,1925年10月辞去军中职务回乡积极从事农民运动,同年12月经黄学增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时期任中共吴川县支部第一任书记、吴川县农协筹备会主任。1927年,广州发生“四·一五”反革命政变后担任南路农民革命委员会副主任、中共南路特委委员,参加过南路各时期的革命斗争。为了革命,他不惜倾其所有,创办多间小学作为党组织活动据点,安置中共党员。受到父亲的影响,陈荣很早就开始接受了革命的思想。1937年毕业于广东妇孺助产学校助产专业,成为一名红十字救护队队员。
陈荣的私立广东妇孺助产学校毕业证
2005年湛江市第二人民医院领导探望陈荣(左二)
1940年2月至1941年5月,陈荣先后在中国早期共产党人许乃超创办广州湾赤坎私立晨光小学和中共万县地方党组织创办的私立国本小学任教,在这里进一步受到了进步思想的影响,秘密接受中国共产党教育,成为一名思想进步的革命青年和坚定地下工作者。1941年7月受党的委派,回到廉江县卫生院(今廉江市人民医院)以助产士职业掩护,秘密负责廉化吴边联络站及中共廉江县党组织和广西陆川党组织从桂林、玉林等订购中共中央机关报《新华日报》以及《群众》杂志等报刊发往陆川、廉江各地的工作。她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公开的职业身份和多年的革命经验,通过中共廉江县组织开通的一条连接粤桂两地地下邮路,将发往廉江的进步书刊转送给党的各个联络点,出色完成党组织交给的任务。
1944年,面对国民党顽固派的各种镇压措施,中共南路特委为了保存和发展抗日武装力量,决定紧急集结武装队伍举行抗日武装起义,当时陈荣的任务就是为起义部队筹集一批药品。起初,陈荣利用在县卫生院上班的机会,在地下工作者、药剂士小黄的协助下,冒着被发现的危险,从药房里取回一些磺胺结晶、红汞水等药品,但取回的药品远远不足以供给部队使用。而且,由于当时日寇的严密控制,县卫生院里的药品本来就少得可怜,从医院取药不是长久之计。
1949年8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边纵队在广东廉江县长山镇鲫鱼塘正式成立。图为成立大会。(广西壮族自治区档案馆供图)
是年,腊月初的一个深夜,陈荣躺在床上,彻夜难眠,起义的时间越来越近了,怎样去完成党组织交给的筹药任务呢?不知不觉就天亮了,又是一个不眠之夜。“笃、笃、笃”突然门被轻轻地敲了三下,陈荣打开门一看,是龚杰森院长(廉江市人民医院第四任院长)。由于国民党县长黄镇的三姨太难产,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的陈荣被请去为她接生,据说黄镇的县府里有个药库,为了完成筹集药品这一任务,陈荣抓住机会,应下了龚院长的吩咐,前往县府一探虚实。在为三姨太检查胎位后,发现她胎位不正,情况危急,陈荣心生一计,以卫生院药品缺乏为由,借三姨太抓住救命稻草般的心理,顺利进入县府的地下药库,证实了药库的药品种类齐全,数量充足。陈荣给三姨太服药打针、摆正胎位后,三姨太顺利分娩。从县府回来后,陈荣苦苦思索如何从县府的药库中取出药物。她与小黄商量,尝试从龚院长处寻找突破点,正当陈荣在诊室里与龚院长谈起县府药库的事,想让龚院长利用他与黄镇是老朋友的关系,为院里要些药品时,县府再次派人来请陈荣去给三姨太看病。这次三姨太由于产后坐得过多,休息不好,引起了子宫下垂,陈荣为她诊断后,做了子宫复位手术。在他们提出要酬谢的时候,陈荣和小黄借龚院长与黄镇的交情,希望他们从药库里提供一些药品,解决卫生院买不到药的问题。在当时药比金子还贵的年代,黄镇迟疑了,但陈荣对三姨太有救命之恩,三姨太仗着是黄镇最宠爱的小老婆,亲自带了陈荣和小黄去了地下药库取药。陈荣和小黄在药库里拣了满满两竹箩的药品,离开县府回到廉城后支开黄镇派来的挑夫,把大部分适用于战事的药品取出来藏在陈荣家中,随后转交到党组织,顺利完成为部队筹集药品的任务,解决了起义部队战事医疗救护的急需。
1944年5月党派她到廉江县平坦白沙路国民学校任教,担任代理校长兼教员,主要负责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救亡活动。1945年初,中共南路特委领导吴化廉梅人民抗日武装起义,陈荣在廉江参加了抗日武装起义,担任救护队队长,在缺医缺药、环境十分恶劣的情况下,靠着坚强的革命意志,机智勇敢的精神,出色地完成了医疗救护任务,使一批批伤员重返前线。
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边纵队卫生队兼宣传队的战士在表演节目(广西壮族自治区档案馆供图)
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蒋介石集团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抢夺胜利果实。广东区委发出保存力量、主力转移、坚持斗争的指示。9月下旬,南路人民抗日解放军第一团(史称“老一团”)奉命突围,西进十万大山,开辟新区。为了战斗任务的胜利,部队领导决定抽调南路人民抗日解放军救护队长陈荣等人组成卫生队,陈荣任南路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二支队队长,负责团医务工作,随队西征。
配图来自网络
在西征路上,女卫生兵和男同志一样,在部队党委的领导下,靠两条腿走路,转战粤桂黔边区,滇黔边区,最后和云南人民武装部队一起配合南下野战大军,追歼白崇禧残部,解放滇桂黔边区,历时四年多。在此期间,陈荣参加了越南高平训练班学习兼做医务处主任,长期从事地下工作和战地救护工作的她在这里学习了很多革命理论、斗争手段和军事技能,思想进步很快,政治上更加成熟,1947年4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卫生队也从小到大,人数从十多人发展到三十四人,1947年6月陈荣任滇桂黔边纵队司令部医务处副处长。在这艰苦岁月里,她们露宿荒山野岭,过着天盖地的森林生活,喝的是田沟、山溪水,吃的是野菜稀饭。在战场上,她们和男同志一样冲锋陷阵,总是冒着枪林弹雨抢救伤员;行军时,她们忙于救护穿梭于队伍之中,走的路还要比战士们多得多;到达目的地后,战士们休息了,卫生人员还要忙于救护工作。她们既是卫生队,又是宣传工作队,通过给群众治病,向群众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帮助群众解决生活、生产上的困难,出色地完成了医疗卫生任务。
配图来自网络
在博白县马子嶂时,要经过一股土匪所在地,土匪设立重重关卡,阻止部队前进,如果强攻要付出的代价太大。这股土匪大多数是贫苦农民出身,他们是受地主恶霸的剥削压迫,国民党的横征,走投无路才上山入伙的。团长、政委找他们的首领来谈判。在谈判前,团领导了解到匪首卜公庭正患疟疾,如能帮他治好病,会对谈判起促进作用。团领导便将这任务交给卫生队。队长陈荣深入虎穴,为卜公庭一边治病,一边向他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卜公庭经过卫生队的治疗后痊愈,谈判得以顺利进行,达成了协议。卜公庭的病治好了,他非常感激,说共产党的医生是神医,他亲自带路送部队过卡。
部队进入十万大山,这里山高林密,人烟稀少,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文化落后,封建迷信思想严重,有病只知求神拜佛守祈祷平安,妇女难产往往母子丧命。在官坝云南部队因水土不服,病人日增。卫生队遇到危重病人,二话不说,马上医治。陈荣为了医治兄弟部队的伤病员,走了五六个小时崎岖山路才赶到官坝,当时她病后体弱,已筋疲力尽。其时来了三位农民,说他家产妇难产已经三天了,要求部队抢救。陈荣顶着疲劳,带着卫生员,又走了十几里山路,才到产妇家。而产妇已经奄奄一息,三个搞迷信的老年人正抬着一个烧红的大锅,往产妇头顶压下,陈荣见状大呼一声“停手”。经过仔细检查,确诊为横产,采取了移位手术,产妇安全分娩了,母子平安。产妇一家老小跪在地上向陈荣磕头,感激救命之恩。在同行卫生员的示意下,她也跪下把老人家扶起,按当地习俗,向他们回礼。卫生队所到之处,都为群众防病治病,深受群众欢迎。这里的老百姓从未见过这样好的部队和医生,纷纷送钱、送粮、帮助卫生队解决困难。
配图来自网络
除了行军,还有护理伤员,采集山草药,甚至找向导等工作。陈荣视卫生员如亲姐妹,有的同志没有衣服穿,她便把自己的衣服送给战友穿,她有什么也与大家分享,并且手把手地教她们医疗护理技术。她胃病较重,但从来不肯休息,经常是一手按着胃,一手为伤员治病。有时胃痛得直冒汗,为抢救伤病员,仍坚持工作。在行军途中,她跌断了手骨,药担里虽然还有两三剂跌打药,她宁愿自己受痛也不肯用。同志们见她伤痛较重,劝她吃一粒止痛片,为了备用她始终舍不得吃。
部队活动多数在高山峻岭,远离乡镇,交通不便,药物奇缺。卫生队唯一的办法就是自力更生,没有消毒药水就用盐水来代替;没有纱布就用旧蚊帐布煮沸消毒来代用;没有药物,陈荣就带领医务后勤人员上山采集金钱草、金银花、茅根、凤尾草、白头翁等中草药煮成凉茶,做成药丸、药膏,用野芋头、生姜煮水给病人焗身,刺头额放血等土办法给病人治疗。
1950年5月陈荣任两广支队任医务处主任,1950年9月任湛江市人民政府卫生科科长,1953年9月任湛江市人民医院院长。1958年4月被划为“地方主义分子”,5月经广东省高雷专员公署批复,行政撤销陈荣湛江市人民医院院长职务并给予生活待遇降三级的处分,5月26日调任湖光医院副院长,1970年9月批准退休。1979年6月对她错误地被划为“地方主义分子”进行拨乱反正,恢复湛江市人民医院(今湛江市第二人民医院)院长名誉,将“退休”改为“离休”。2006年5月在湛江病逝,享年89岁。
(整理:钟自斌 王土荣 黄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