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廉江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的医务人员,给我切除了肿瘤还保住了肛门,技术真是了得!”患者竖起大拇指连声称赞。原来在2021年元旦当天,廉江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团队以精湛的内镜技术为该患者完成了一例直肠巨大肿瘤微创切除术,患者治愈出院后回访至今恢复情况良好,对治疗效果十分满意。该手术实现了廉医消化内科对消化道疑难疾病的诊疗技术实力的跃升。
据了解,患者为57岁女性,因“大便带血1月余”到廉江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就诊。肠镜发现大面积直肠肿物,约环直肠管腔2/3周,病变肛侧缘接近肛门齿状线。病理提示管状绒毛状腺瘤,不排除局部恶变可能,临床诊断为“直肠侧向发育肿瘤(Leterrally spreading tumor, LST)不除外癌变(早期)”,收消化内科住院治疗。
肿瘤切除前(左图)肿瘤切除后(右图)
“侧向发育肿瘤(LST)是指直径超过10mm,沿结肠管腔侧向蔓延生长而垂直浸润浅的直结肠病变,隆起高度小于病变直径的1/2,肿瘤恶性程度与病变大小密切相关,肿瘤面积越大,癌变可能性越大”。消化内科副主任叶营介绍说,“本例患者直肠肿物浸润范围较广泛,约为直肠管腔的2/3周,并且肛侧缘接近齿状线,如果采用传统外科手术方法,将病变直肠和肛门一同切除,结肠腹壁造瘘排便,患者将终生携带粪袋生存,大大降低了生活质量”。
在消化内科主任孙相钊主持下,科室组织业务骨干进行术前讨论。LST治疗方案有三种:1、保守治疗:适合早期病变,无癌变的患者;2、外科手术切除:适合任何阶段病变,优点是能够彻底切除肿瘤,包括早、中、晚期癌变病灶,缺点是连同肛门一起切除,结肠腹壁造瘘,依靠人工肛门生存,大大降低将来的生活质量;3、经内镜肿物粘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适合良性肿瘤病灶的完整切除和早期癌变肿瘤病灶的完整切除,具有保留肛门的优点。该患者第一相对年轻,应尽量保证患者将来的生活质量;第二病变面积较大,内镜切除(ESD)具有较大的挑战性,经内镜切除(ESD)出现穿孔和出血等并发症几率较高,既往无切除如此大面积病变经验;第三病灶未排除局部癌变可能,不宜拖延较长手术时期,应尽快进行手术。
消化内科团队本着“以病人为中心”的原则 和“高度负责,让患者得到最大获益”的态度,经过科室讨论后,与家属充分沟通,得到了患者本人和家属知情同意,决定采取经内镜肿物粘膜剥离术(ESD)手术方法,并制定了严谨的手术方案和风险预案。3天后安排患者进行手术。手术由消化内科主任孙相钊、副主任叶营主刀,与内镜室护士及麻醉师通力合作完成。叶营副主任连续进行7小时手术后由孙相钊主任接力进行。由于患者肿物巨大,所处直肠部位血供丰富,增加手术难度,共历时11小时,手术将肿物完整切除,过程顺利,术中无穿孔,出血量约20ml,术后组织病理提示管状绒毛状腺瘤,未发现癌变。
本例手术取得成功,与消化内科对患者的高度负责、勇于挑战技术难关,以及消化内科团队及麻醉手术科通力合作密不可分。此次手术避免了传统外科手术切除肛门的弊端,为患者成功保住肛门,标志廉江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的内镜治疗水平又跃至一新台阶。术后患者恢复情况良好,顺利康复出院。患者及其家属为表达感激之情,将一面写有“医术精湛 医德高尚”的锦旗送到消化内科医护人员手上。患者出院后回访至今无任何不适,内镜复查创面愈合良好,无复发。
近年来,廉江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在医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以创建三甲医院为契机,党医融合促发展,坚持不懈走专科化发展道路,努力打造粤西地区一流的精品消化内科,内镜技术达到国内同级医院领先水平,并对粤西地区的内镜技术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目前可成熟开展本专业绝大部分高难度内镜手术如:经内镜黏膜切除术(EMR)、经内镜肿物粘膜剥离术(ESD)、经内镜消化道全层切除术(EFR)、经内镜消化道肿物挖除术(ESE)、内镜下经口食管粘膜下肿物隧道式切除术(STER)、内镜下经口食管肌切开术(POEM)、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内镜下逆行阑尾造影术(ERAT)等,真正实现本专业患者“大病不出县”的目标,为每一位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经内镜肿物粘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是目前治疗胃肠道早癌及癌前病变的一种新型超级微创方法,腹壁无切口、不切除肠管也可达到与外科手术一样彻底切除病变的效果,与传统的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相比,它可以对直径大于2cm的病灶进行整块切除,避免分片切除,进而避免局部复发。ESD具有创伤小、避免外科手术风险及减少术后生活质量下降、痛苦少、恢复快、费用低、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文图|孙相钊 莫 琪)